> 文章列表 > 中堂是传统家庭的精神和灵魂,是精神文化的温润传承

中堂是传统家庭的精神和灵魂,是精神文化的温润传承

中堂是传统家庭的精神和灵魂,是精神文化的温润传承

中堂是什么?中堂在一个家庭中起到什么作用?对大多数90后来说,这些都是陌生的概念,有的也只是在古旧村落大院或古装剧中见过而已。

据资料记载,中堂一词源远流长。在唐宋时期,中堂指朝廷宰相办公之地,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中堂逐渐发展成为居家之中的“圣地”,是安放家教、家风、家道的专有空间,也是父母与孩子晚辈聊祖先、畅未来、谈家教的地方。在关中地区,中堂曾经和祠堂、学堂一样,是村落人文教化的必备场所,也是每个农家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。

中堂是传统家庭的精神和灵魂,是精神文化的温润传承

大户或官宦人家的中堂

一般来讲,中堂家具包括八仙桌、太师椅等案、桌、椅、架,中堂书画包括悬挂的祖训、格言书法或国画。在古装剧中,我们经常看到大户人家或官宦的家中,在主屋专门设有中堂,有八仙桌、太师椅、单椅、茶几等,庄重肃穆。每有客人拜访,一般都是迎进中堂,落座、看茶、说话,很有礼仪感。

时光回到上世纪八、九十年代初,笔者的乡村生活记忆中,中堂这个概念主要与八仙桌和“荣”直接相关。那时候,农村好多家庭都保存着供奉祖先的八仙桌和展示列祖列宗功德的“荣”,这两样东西便是周至农村一个家庭中堂的主要载体。八仙桌属传统物件,四四方方,每面可坐2人,四面共坐8人,以此得名。现在,笔者老家还保存着一张祖上的旧八仙桌,为民国时期的物件,虽然破旧,但构件依然结实,还可使用。过去农村过事待客,还常被借去用来待客坐席。“荣”则是周至地区一种传统的供奉祖先的纸质挂件,起到追忆先祖功德、展示家族成绩、教育教化子女的作用,一直流行至今。“荣”的规格基本一致,一般宽约60厘米,高约120厘米,为竖式卷轴,悬挂在八仙桌上方,上面有专门的格式,记载着本家族历代祖先的名讳,还有图案和家训格言,制作考究。

中堂是传统家庭的精神和灵魂,是精神文化的温润传承

过去农村房屋空间小、人口多,一般家庭都是利用房间中间的空闲地方设置中堂,非常简陋。有条件的摆一张八仙桌,再依墙在桌子上方悬挂“荣”,两边还有家训格言等字画,都是“耕读传家”、“辛勤劳动”等内容。记得,爷爷在世的时候,中堂悬挂的“荣”两边的条幅内容为“继祖先耕读传家”“教后代辛勤劳动”,至今我还印象深刻。过去农村农耕繁重,“荣”不可能一年四季悬挂,平常就用纸包着存放,只有到春节正月或婚嫁时候,才正式悬挂,用以供奉,有礼数讲究。

正月是农村使用中堂最隆重的时节。大年三十晚上,一家老小围坐在中堂,听父辈讲述先祖们辛勤耕作、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,铭记先祖功德,其乐融融,十分温馨,也受到了细雨润无声的家风教育。按过去周至农村过年的礼仪,到亲戚家拜年,除带礼馍礼品外,进门放下礼品后必须先到中堂给“荣”跟前的桌子香炉上香、磕头。这是周至人多少年来的传统礼数,直至现在还在坚持。如果哪个走亲戚的进门忘了这道程序,则会被笑话,说不懂礼数,有轻慢主家的意思。今年过年,我到舅家走亲戚,照例进门后先给设在中堂的“荣”上香、磕头,再给舅和妗子长辈拜年。

中堂是传统家庭的精神和灵魂,是精神文化的温润传承

周至农村中堂悬挂的“荣”。(张占轩 摄)

娶媳妇、嫁女子,也必须正式在中堂挂“荣”。女子出嫁,前来迎亲的男方代表,必须携带礼物,到女方家的“荣”前上香、磕头,这个礼数千万不能少,否则女方家长不高兴,亲事就黄了。出嫁的姑娘,梳洗停当、临上婚车之前,也先要在“荣”前献饭、看茶、上香,告诉祖先女子长大成人要出嫁了。如果是结婚迎娶,男方照例也要在中堂挂“荣”,设香案,供奉祖先,完成规定的祭拜礼仪。

这些年,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文化的回归,一些有文化意识的农村家庭,在新建房屋的客厅位置也按照传统风格布置正式的中堂,只不过,方桌代替了传统的八仙桌,方凳代替了传统的太师椅。还有的城市居民,房屋装修遵循传统中式风格,在中堂设计上十分考究,不但有中堂家具,也有中堂书画。

中堂是一个家的传统文化,是一个家庭的心灵港湾。如果说,三间瓦房、厦屋、照壁、门楼等建筑是一个传统农家的物质载体,那么,八仙桌、“荣”、家训字画等中堂元素,则是家风、家教、家道等精神文化层面的主要象征,体现的是家的精神和灵魂,是一个传统家庭精神文化的温润和传承,更加厚重、更加悠远。

○作者 张友直

西安日报> 2019年03月10日 > 版次: <08> 品鉴